從佛學來深入使用者

(以此文作為過去一年的心得分享)      
       對佛學有興趣的人應該都了解,如來自性眾生皆有,你想要找到它,你可以漸悟,也可以頓悟,不管如何,這個如來自性都不會遠離你,反而是不去探求它的你,在滾滾紅塵中由於人心的作用,漸漸迷失自己。

        過去一年,參加了數場使用者經驗的聚會、design thinking與scenario-based design的workshops、上加上自己的閱讀,讓自己在工作上著實受用不少,最近開始發現,自己過去看的佛學,其實可以用來對照使用者研究,我們對於使用者的探究,其實就是在追求使用者的如來自性啊。

        對於使用者經驗有興趣的人,我想一開始都會想從方法論切入,在我參加過的工作坊也是如此,這些工作坊在簡短的介紹後,常常請參加者直接從訪談入手,探知受訪者的需求;在工作上,進行易用性測試時,我們也會觀察使用者操作的行為,藉以了解介面操作的問題。難免的,有些受試者會直接的提出他們想要的是什麼,或是直接提出對於應用程式的批評。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這段經文的大意是,如果你用眼睛看見佛的形象就認為是見到了佛,如果你想用音聲言語去求取佛菩薩垂憐,這都不是正確的學佛態度,不能夠求得法身如來自性。我們在做易用性測試或是使用者研究時似乎也是如此,使用者在操作上有困難、或是直接反應應該如何修改,我們如果照單全收,就是「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找不出使用者的內心需求的。【架站前的十堂課】一書有提到,使用者建議按鈕做大一點,其實透露的訊息是"這個按鈕這麼常用但不夠顯眼",不過,把按紐做大一點是可能解,而不是唯一解;另外使用者直接抱怨應用程式不好用,這也有可能是產品提供的服務有問題,而不是介面出了問題。這就跟微軟資深使用者研究者員(Bill Buxton)所說的,這些都是用以診斷的訊息,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處方。所以,我們雖然站在第一線施測,得到第一手訊息,但是卻不能在第一時間下結論。

             「廣學多聞、一門深入」

        我們要分析第一手的訊息,必須依賴一些方法跟工具,如果我們用佛學的「法門」來對照之,我們要深入佛學,必須「廣學多聞、一門深入」,也就是說要去了解眾多法門之後,再擇其中適合自己的,專心深入。在使用者研究上也是如此,我們廣泛了解各種的不同的研究方法與工具,根據你想探知那些使用者的訊息,從中選擇出最合適的方式,如果你想知道使用者的想法,你可以用interview,如果想知道使用者在場域做了什麼,你可以用shadowing,如果想知道使用者如何使用產品,你可以進行一場易用性的觀察,但並不是使用單一的方法就可以探知所有使用者的訊息。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段經文的大意是,我們所見所聞的所有現象界的一切,都只是如夢幻一場,都是由我們的起心動念與外界作用而成,不屬於本來自性,不應該執著。我們在看使用者的行為時,每一個行為(決策)都是由一個起心動念(判斷)所觸發,而起心動念都是由外界的刺激(介面、產品)所引起,我們想要知道的是,什麼樣的需求或內隱價值,建構出使用者行為模式,如果我們已經探知了需求與內隱價值,就應該開始思考新的設計,應拋下使用者原來的行為模式,進行創新的思考。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你已經對於某些族群有一定的了解,也不用一開始就進入研究,這時所有的研究工具或是方法,也都是有為法,你既然掌握了使用者的心性(需求),就拋棄工具跟方法吧。Norman在「Act First, Do the Research Later」一文中有提到,如果你是資深的從業人員,要善盡用過去的研究成果,應用在未來的專案上,所以不要一開始就急著拿出研究工具,你既然已經窺得使用者的如來自性,就放下一切法門吧。

        以上是個人的小心得,微分享。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