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科學vs設計(五)

        以認知科學背景要跨足到設計的領域,產品的「使用性測試」似乎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對於認知科學而言,從提出問題、文獻探討、提出假設、實驗設計、進行施測、統計分析、到撰寫報告,我們經過完整的訓練,而這整個過程跟使用性測試類似,或許還可以直接從實驗設計開始了,但事實上是如此嗎?

        認知科學的研究法是不是可以直接套用在使用性測試,這一點其實在眾多的討論中是被質疑的,以UIgathering五月份的講座為例,主講者之一張永儒先生提醒台下的聽眾,使用性測試有執行的必要性,但也有受質疑的部份,其中,他指出了一點:「測試的環境是人為的。」這種人為的環境在心理實驗中被更嚴格的強調。我們在進行心理實驗時,我們控制了很多變項,除了實驗設計中的變項之外,實驗的環境,包括固定的螢幕、眼睛跟螢幕的距離、噪音、甚至光線強度都有可能被控制,而這些被控制的變項代表這是一個人為控制的氛圍,無法反應現實生活中大腦必須同時接收大量資訊的情況。

        心理學實驗與使用性測試的目的有所不同。我們進行心理學實驗時,眾多變項之所以必須被控制,是因為我們要找出大腦對於外在刺激的反應,為了得到大腦最真實的反應,所以我們不希望收到的data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我們想知道高齡者與年輕人關於大腦處理加法選擇題的效率,並請他們用鍵盤上的數字鍵做回答,如果我們以答題時間快慢來判斷兩個族群的差異,並得出年輕人的效率較高的結論,基本上這個實驗有可能會失敗,因為我們所量測的時間並不只是大腦處理資訊的時間,同時也包括了生理上「用手指按數字鍵」的時間,高齡者控制手指的效率有可能比年輕人差,所以我們收集到的答題時間並不只有大腦處理「加法選擇題」資訊的時間,同時還包括motor執行的時間。所以心理學實驗追求的是探知大腦資訊處理的歷程。

        使用性測試則可以忽略大腦的資訊處理的歷程,因為使用性測試觀察的是使用者與工具間的互動,而這個互動是在現實環境下產生的,畢竟產品的使用是在日常生活中而非在實驗室中,所以相對的我們關心的是人與工具整理的互動,而不是這個工具對大腦產生什麼影響,我們只要關心人的外在行為即可。但是,對於「人為環境」的質疑,心理學實驗更甚於業界目前的使用性測試,那對於認知科學背景的人而言,如果要跨足設計領域,產品的「使用性測試」還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嗎?我會覺得這仍然是個好的切入點,畢竟在學校有接受類似的訓練,但是認知科學的背景在使用性測試的工作上,並不具備優勢,認知科學的應用比較適合在prototype做出來前的評估,例如上一章所提到的考量產品使用情境與認知資源衝突的議題,或是已經開始進行設計的過程,如果單純只是要評估prototype的使用性測試,其實不太需要太強調認知科學的訓練。

        由於筆者對於業界進行使用性測試的例子了解甚少,所以只能站在個人角度,提出一些應該要考量的議題,當然,如果你是這方面的的專家,我的想法或許都是多餘的,你們當可無視本文。以下是我的想法:

一、情緒對於受試者的表現有著一定的影響力,而我關心的是,如果讓受試者產生焦慮,對於使用性測試的結果會產生影響。焦慮的產生會讓受試者的表現產生兩極化的影響,在「EQ」一書中指出(p.103),有些人天生就是需要一點焦慮才能激發潛能,但是也有些人會因為焦慮而表現失常,所以最好的方式是避免讓受試者焦慮。

二、使用者認定這個prototype好用,並不代表使用這個prototype的使用效率的好的,也有可能是因為美觀或是其他因素影響了使用者的觀察,建議還是要有實驗組與對照組。

三、受試者的人數,不一定要多,但是受試者的來源還是建議不要每次都找相同的幾個人,以免受試者會出現跟過去的測試做比較的想法。

四、建議認知科學背景的人,一定要清楚了解業界的需求,不要以為使用性測試等同學術界的心理學實驗。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