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浩老師的演講--於成大心理系

        拜現代科技之賜,蔡志浩老師在成大的演講我是在開講前一小時才知道,得知的管道是蔡老師在到達成大時在臉書上打卡,剛好我也掛在臉書上。得知這次的演講資訊的方式,讓我又體驗了一次打卡的服務。


        因為當天我到成大的途中發生離奇的意外,所以遲到20分鐘,不過正好在蔡老師進入主題前到場。當天蔡老師演講的目的是跟心理系的學生分享自己如何將認知應用在設計上,以及「認知」在產業開發的角色定位以及可以發展的空間,提醒有志投入產業界的學生要及早做好準備。

        蔡老師將整場演講的主軸放在如何從認知的背景逐步訓練自己切入設計,也就是說,心理背景的人如果要投身設計領域,必須培養哪方面的能力,才能將設計階段的發想更趨近使用者的需求,以及找到問題的成因,而這個進程也是蔡老師本身的體驗。蔡老師提出的階段如下:

認知→洞察→互動→體驗→創新→需求→設計。

        在認知階段,蔡老師認為大腦的資訊處理模式其實跟電腦的處理資訊的模式沒有兩樣。要執行一個電腦程式,我們需要資料結構加上演算法,而人類的思考是由內外在表徵加上資訊處理歷程所組成,所以人類大腦認知的歷程有其脈絡可尋,只要我們清楚這個脈絡,在設計的階段我們就有可以遵循的方向。

        在洞察階段,蔡老師特別指出洞見與觀察的不同之處。洞察並不僅止於現象的觀察,更要在觀察現象的同時指出現象背後的成因,而找出成因的方式有賴於適切的知識,也就是說外在現象都有其相對應的知識去解讀,但是先決條件是我們自身必須有足夠的先備知識以及經常性的練習,才有辦法培養出洞見的能力,蔡老師特別指出,我們在觀察時,可以留意規律性的行為,規律性的行為應有其意義,我們要有能力運用知識去進行分析。解讀現象的方式依性質不同有兩個選項,第一種是行為考古,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器具去解讀這個區域的生活型態,找出問題發生的成因,另外一種方式是認知作業的分析,藉由這類的分析提早將使用過程中可能發生錯誤的設計找出來,並給予解決的對策。

        在互動與體驗階段,這個部份筆者有點閃神,因為在洞察階段的部份讓我有新的啟發,連忙把想法記錄下來,卻有點錯失這兩個階段的論述,所以我用回想的方式轉述蔡老師的想法。蔡老師認為,所謂的體驗有別於經驗,因為一般人對於「經驗」的時間感受都是偏向於過去所累積的,雖然在心理學並不使用相同的方式去使用「經驗」二字,但是為了理念陳述的便利,所以蔡老師用「體驗」二字。蔡老師所謂的體驗是輸入大腦的訊息引發了過去經驗感受,引起了共鳴,對於使用者而言,這樣的感受可以是正面的,可以是負面的,取決於輸入的訊息符不符合人的理解(understanding),而我們要訓練自己去快速了解訊息與感受之間的相關。
        在創新與需求的部份,我的理解是蔡老師並不是全然是指新的發想,這裡的創新同時有新科技的應用,而新科技的應用有可能引發新的需求,或是呼應過去潛在的需求。找出了需求之後,我們就可以進入設計實作的階段。

       蔡老師在整場演講強調認知的影響以及有關認知科學的訓練,這一點或許是因為台下的聽眾都是心理背負居多,不過認知科學的應用確實在近年來的設計實務上漸漸展露其重要性。整場演講蔡老師運用不少涵數的譬喻方式以及生活中的實例,礙於蔡老師仍將前往其他地方演講,我在此就不破梗,有興趣的朋友若是不能到場聆聽,可以加入蔡老師到你的臉書名單中,相信他很樂意用其他的管道傳達他的想法。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