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科學vs設計(三)

        應用認知科學進行設計的主軸中,實驗與評估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但是對於認知科學沒有基礎的人而言,是不是就不能使用認知科學的知識呢?當然不是,而且筆者鼓勵設計新手多多運用認知科學的知識,或許可以縮短設計的時間。

        許多認知科學的研究,由於經常被世人所引用,所以逐漸變成設計的原則,而有些設計的原則雖然不是由認知科學所以引申而出,但是跟認知科學有類似的意涵,所以雖然很多人對於認知科學一知半解,但事實上已經在進行認知科學的應用。目前市面上比較容易閱讀的相書籍有「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大腦決策手策」、「一百個設計法則」等等,如果要找更高階的書籍可以參考「Engineering Psychology and Human Performance」。以上這些書籍中,並不是較高階的內容就一定比較好,只要能夠充份應用,都可以在設計過程中給予協助。

        在「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一書中,已經大略的提出四個設計上小原則,分別是:
易視性:使用者可以憑觀察就可以看出一個產品的可能使用方法。
好的概念模式:操作與預期的結果一致。
好的配對:操作的位置與發生結果的位置是否容易區分。
回饋:讓使用者知道目前執行的情況。
        這裡舉一個經典的例子mapping(圖片分本站所有僅提供連結),這張圖是四口瓦斯爐的設計,左邊的設計讓使用者必須先試一下哪一個開關控制哪一個火爐,而右邊的的設計就顯得比較好猜測,這個就是充分運用好的配對。所以根據這樣的想法,很多研究者或是單位都推出了自己的設計原則,作為設計的評估,如下:

Shneiderman八大介面設計定律:
1.尋求一致性。
2.頻繁使用者給予捷徑。
3.資訊回饋。
4.提示語比示結束。
5.提供錯誤的預防以及除錯的方式。
6.允許回復。
7.強調用程式解決介面問題。
8.減少暫時記憶負擔。

Norman的設計原則:
1.可視性。
2.回饋。
3.限制。(微波爐使用中無法開啟)
4.mapping
5.一致性。
6.affordance

Nielsen使用者介面設計原則:
1.系統可視性。
2.系統與物理世界的對應關係。
3.使用者的控制與提供自主性。
4.標準化。
5.防錯。
6.協助使用者判斷與協助修復。
7.介面設計應傾向辨識而不是回憶介面的功能。
8.使用的彈性。(幫頻繁使用者設計快捷功能)。
9.減少無用資訊。
10.文件索引。

        但光是看這些原則似乎不是那個清楚,所以我舉一個我過去的一個實例。以前在捲門業工作時,我們公司的車庫捲門設計有別於一般捲門,在停電時可以拉動一個離合器,就可以把捲門從電動的方式轉為手動。因為我那時身兼客服人員,我發現某種離合器開關特別容易損壞,但是那時找不到原因,材質上也沒有問題,所以我把原因歸咎於施工不當引起的。後來我做了一個施工上的變更,以往啟動離合器之後,捲門是沒有任何動作的,後來公司要求施工單位在安裝時,必須讓離合器起動後,捲門會微幅升起,這個變更的原因是讓使用者可以直接從門的底部往上推,比較好施力。

        但是奇妙的事發生了,離合器損壞的情況大大減少了,怎麼會這樣呢,這兩者間有關係嗎?結論是我們給了回饋。在沒有進行施工變更前,使用者會很大力的去拉離合器,因為他們認為拉到底就一定是啟動了,但是我們變更施工方式之後,只要成功啟動離合器,捲門就會升起,這告訴使用者已經啟動成功,所以他們就不會再往下拉。我進一步去探討為什麼某個特定的離合器開關特別容易壞,原因原來是其他的開關在起動成功時就會有「叩」一聲,但這款特別容易損害的離合器開關就沒有提供這樣的回饋,所以使用者會一直拉到底,自然損壞情況就多了。

留言

熱門文章